测绘地理信息安全,不容忽视!
2025-07-28

一、什么是测绘地理信息安全?

测绘地理信息安全是指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地理信息的采集、处理、加工、存储、传输、应用、服务,未经批准不得生产、复制、使用和传播。地理空间数据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在我国的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敏感的、重要的地理空间坐标数据,如桥梁、大坝、港口、能源和军事设施等等,一旦被国外的敌对势力获得,在未来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就会成为精确军事打击的重点目标,对国家的安全和主权利益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二、什么单位、什么人有资格去采集这些地理信息?
地理空间数据并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可以采集。《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国家对从事测绘活动的单位实行测绘资质管理制度,从事测绘活动的单位应当具备一定的条件,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测绘资质证书。
三、哪些行为可能会危害地理信息安全?
1、位置服务应用暗藏风险。常用的社交、出行等众多应用都需要开启或记录位置信息,特定用户的活动特点可被精确掌握,敏感地理信息可被精准定位,如果不做好安全防范,则暗藏一定的安全风险。
2、智能网联汽车带来风险。智能网联汽车在运行、服务过程中,对车辆及周边道路设施空间坐标等信息进行采集、存储、传输和处理。这些地理信息数据一旦被滥用,可能威胁国家安全。
3、无人机使用的安全隐患。当下,消费级无人机也走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些使用者在不具备航空摄影测绘资质且未申请空域的情况下,有意无意地进行航空测绘活动,就会涉嫌非法测绘。
4、“问题地图”。错绘中国国界线、漏绘中国重要岛屿等地图的不正确表示以及敏感地理信息的发布和泄露可能会导致领土和外交纠纷,给国家安全带来危害。
5、无序地图标注。有些地图爱好者乐于在在线地图上标注,在标注时不经意间泄露了身边敏感地区的位置,将给国家安全带来威胁。
6、间接泄露敏感数据。在机场、港口等敏感地区周边“协助”可疑人员安装来路不明的探测装置,间接导致敏感信息数据泄露,给国家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四、如何自觉维护测绘地理信息安全?
(一)保存使用地理信息成果的单位。
1、落实保密责任制: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承担直接领导责任,涉密测绘成果管理人员承担涉密测绘成果的归档、保管、借(查)阅、移交、销毁等管理责任,涉密测绘成果使用人员对使用中的成果承担直接责任。
2、建立涉密测绘成果管理制度:涉密测绘成果统一管理,明确专人负责登记获取、持有、提供、利用情况并长期保存,实现涉密测绘成果全过程、可追溯管理。
3、配备符合规定的设备设施:配备符合保密管理规定的场所和必要的保密设备设施,处理、存储涉密测绘成果的计算机应配备必要的安全保密防护软硬件设备设施。
(二)接触地理信息成果的人员。
1、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保密相关制度,不得擅自复制、转借或转让涉密测绘成果。
2、未经许可,不得摘抄、拍照,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涉密内容。
3、处理、存储涉密测绘成果的计算机禁止使用无线设备,禁止连接互联网和其他公共网络。
4、涉密、非涉密的计算机与存储介质应区分标识,不得交叉使用。
(三)普通公众。
1、不私自拍摄测绘,不擅自发布军事禁地等涉密地点的地理信息。
2、依法使用经审核批准并印有审图号的正规地图产品。
3、对发现的“非法测绘”行为和问题地图产品主动举报。

文章来源:自然资源部
推荐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