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唯一专职从事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研究的国家科研机构,自然资源部测绘标准化研究所(以下简称“标准所”)围绕“两支撑、两服务”工作定位,聚焦新型基础测绘生产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创新驱动、标准引领、体系筑基,发挥标准化工作的引领、支撑、保障作用。
一、创新驱动,新型基础测绘生产服务体系标准化科研先行
围绕自然资源部“构建新时期测绘地理信息发展新格局”的战略部署,标准所积极落实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构建“新型基础测绘生产服务体系”的工作要求,自2023 年起全面开启新型基础测绘生产服务体系标准化研究工作。
标准所深入剖析新业态全流程数据服务、地理空间大数据中心升级改造、“一测多用”高效数据处理、多源一体化快速数据获取等关键环节的标准化需求,研发提出了一套覆盖“基础通用—天空地水数据获取—一测多用数据处理—成果与应用服务—管理”全链条的新型基础测绘生产服务标准体系。此外,还形成了《新型基础测绘服务体系标准体系研究报告》《新型基础测绘服务体系标准体系明细表》等核心成果,为新型基础测绘事业提供了坚实的标准体系支撑。
二、标准引领,地方标准体系建设凸显陕西特色
标准所以国家战略为引领,充分考虑陕西省地方实际需求,以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为平台,汇集陕西省行业专家智慧,聚焦时空大数据中心和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北斗导航、遥感监测、应急保障四大平台,完成了《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 版)》的编制工作,共统计各类标准581项,研提待制定地方标准62项,成为省级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建设的范例,为城市规划建设、生态保护、应急管理、交通运输、城市安全、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乡村振兴、文物保护等提供有力支撑,为数字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提供统一的时空数据基础底板。
三、体系筑基,打造标准化业务新内核
标准所始终坚持“守正创新”的理念,将标准化工作与前沿技术深度融合,构建了“新型基础测绘标准化业务体系”。该体系深度整合战略规划、科技创新、标准制修订、服务开拓与人才队伍建设等多方面要素,打造了新时期测绘标准化业务内核。
业务体系设立6大研究方向、10个应用领域,涵盖41个子方向,并组建各方向技术团队。通过密切跟踪国际前沿技术、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强化科研成果转化,推动标准化服务从传统测绘地理信息各专业领域,逐步向新型基础测绘与实景三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文化遗产、应急保障、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拓展延伸。
下一步,标准所将以《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2025版)》为指引,持续深化新型基础测绘标准体系研究,加强与各相关单位的合作,逐步推动相关标准的立项与研制。
文章来源: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数据中心